RSS

質疑等同於挑戰嗎?

30 七月
110236690_10157869407436225_6581254254254496116_n

文/李威霆

很多年前在一次討論會中某大德花了好幾分鐘引經據典的分析佛教中的“涅槃”是怎麼回事。接著又有幾位聽眾補充了一些更玄妙的概念,對涅槃境界的形容,是越形容離當下和現實越來越遠了。

我是好奇之人,針對這個問題沒有提出觀點,我只有問題,於是就問:“請問涅槃和形神俱滅有什麼不同?可以闡述當中的差異嗎?如果不能,那麼我們可以允許這兩個概念是一樣的嗎?”,大家聽完後很有智慧地裝作沒聽見,接著話題的風向很有技巧的瞬間無縫切換,就轉移了。事後友人對我說我這問題是找碴,於是我懵了。這類實在且具體的問題,我在好幾個場合問過,結果類似。

記得從前在奧克蘭中區讀初中,班主任講課每當帶出一個概念後,常都會問:“還有問題嗎?怎麼沒有疑問和挑戰?你們有在認真思考嗎?如果找不出問題你們這個House (House of Marlborough) 扣一分!”或許是繼承古希臘哲人蘇格拉底詰問法的傳統,“質疑” 和 “批評性思維” 在西方世界的論壇裡是受到鼓勵的,對邏輯漏洞要敏感,能提出好問題比接受一個爛答案重要得多。

另外,每週校際集會,校長開始演說之前都會先讀一段《聖經》裡的文字,然後才正式開始演說。轉過頭,私下如果同學對聖經的內容有疑惑,提出無法回答的質疑,校長會直接說:“Honestly I don’t know, perhaps god will know,have faith”。或許是因為經歷了宗教壟斷思想的中世紀時代和後來的理性啟蒙時代的劇變,西方知識界多少都掌握了信仰與理性之間可切換的平衡。

那些年的教育,我得到的啟蒙是“不解釋好過亂解釋。懷疑不代表疑惑。有答案,也不代表真的知道”。“質疑”和“信念”是能夠相容並行的。面對未知,保持警覺,在持續批評中前行才是健康的心智。

後來回國讀書,發現這裡的討論環境大不相同,文化精神面貌也很不相同。知識圈更像是外國的宗教圈,人們傾向形容很多,希望你不要想太多,接受就好,不喜歡被質疑。人們容易把不同意見演繹成“挑戰”和情緒對立,把合理批評形容成思想偏執。如果有問題?那就將錯就錯一路走到黑。如果你在他的邏輯上戳了個洞,他會送你很多頂“帽子”。

當然,這是整個文化風氣的特質,不是個別人士的問題。其實用理性的態度來看待,如果某種東西是無法形容清楚,或者形容了反而會導致更多疑惑和妄念的,那就設定一個可以理解的框架,別過度詮釋。不知道的、或不在自己體驗內的,也可以直接說‘’不知道‘’,這才是一種坦承的心胸和修為,不是?

後來我才知道,原來對於涅槃的清晰標準和定義,在佛教初期教義裡是有的,而且沒有脫離正常人的感知體驗(五蘊),並且必須是在當下可以體驗的才叫涅槃(有餘涅槃),與來世無關。只不過後來這概念傳遞更廣了,許多沒有親身體驗的人就憑各種“過度詮釋”和各種“神話想像”來進行補丁。除了信仰傳播上的需要,或許還有那麼一點要把水攪渾的意思。雖然我也不明白,又不方便承認,那麼最好大家都搞不明白,一起隔岸眺望。偶爾我心中都在想,比起我們一般普通、理性的正常人,這樣算修行嗎?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30 七月, 2020 英吋 雜談散文, 修煉者手稿

 

標籤: , , ,

發表留言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