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小心‘’智慧‘’這個詞

25 四月

文/李威霆

感謝科技的進步和現代知識分享平台的普及,讓我可以在今天正好一年的時間跨度裡聽完接近500本名家著作。這種事情即使在二十年前也是無法想像的。

如果要把這一年逼自己跨界學習的認知衝擊歸結為一句話,那這句話居然是;“「智慧」很可能是這個世界上最危險的詞彙”。這個說法雖然有點聳人聽聞,但仔細想想,自古以來無論是古希臘先哲,古印度的宗教聖賢,或者中國的諸子百家,試問那一派的擁戴者不是覺得自己認同派別的觀點是最有智慧的真理,而其他派別的觀點總是在認知和智慧上「不究竟」,不圓滿。他人派別的觀點無論再合理在我方眼中也只是「小聰明」,反之亦然。(古希臘蘇格拉底一脈除外,請參文章後記)

由上述的現象就可見,「智慧」是一個既沒有統一定義,又高度抽象的形容詞。每個人都有自己對智慧的一套定義。基於這種高尚得挺模糊的性狀,它也最容易成為滿足自我的我執,自欺欺人的詞境。因此我們需要小心自己的思維和言語,當我們覺得自己的一個觀點是「有智慧」的時候,我們必須警惕其實我們正喂食自己的心靈一句毫無意義卻可以導致自己的學習停滯不前,變得不切實際、甚至虛偽空洞的廢話。《道德經》裡有很辣的一句‘’智慧出,有大偽‘’,非常適合用來形容智慧這個概念,一旦你認定某些東西是智慧的那一刻,它就不是智慧,而成了自欺。

哲學在古希臘指的是「愛智慧」,指的是一個過程,是一種什麼都應該去思考,去疑質疑,去探求其本質的精神。所以科學一詞原本也叫自然哲學,它對任何知識的認識都是可以繼續探索,推進,看到更多面貌的。但智慧一詞在宗教的語境哪裡往往卻成了某種已經無所不知、全知全能的狀態,世間任何問題都能給你現成的答案,無需再探究,更不允許質疑。這個特徵不僅是宗教,對任何學說的絕對推崇都會墮入這種智慧的陷阱。

其實每一個相信了自己的教理已臻‘’甚深智慧‘’,‘’無上智慧的人‘’,會更容易忽視己方的理論短板,不自覺的把不合理,未經檢視的觀點,心安理得的掃進虛無縹緲的「智慧」暗袍之下。有時相信自己掌握智慧的人支持或反對一件事情甚至不需要「事實基礎」。這也是智慧這個概念危險的地方。即便是世界上最荒謬的邪教教義,及其暴力,只要披上「智慧」的外衣,也能完美的為自己的欺詐和罪行自圓其說。還是那一句,‘’智慧出,有大偽‘’。

須知青蛙在同一個井裡住久了,也會覺得井上的天空越看越圓滿無垠,認為外面世界的天地一切都大不過頭上那一小片天。但凡跳進井裡向青蛙提出與它世界觀不符的人的都是庸人自擾的缺乏智慧之輩。「智慧」一詞,其實往往就是那口井,不慎掉進去了,你看到的世界就是割裂的。一邊是自己臆想中高人一等,大圓鏡智,無上完美,卻虛幻不實的世界。另一邊則是被割裂出來後顯得低級,庸俗,盈盈狗狗,膚淺,不值一顧的這個真實世界和眾生。所以我們不難發現,越是愛談何謂智慧的大師,他們的大腦和心靈是割裂,無法統一的。他們眼中世間的知識也被割裂成世間學者膚淺的認知,和大智者口中甚深微妙、含糊不清,反正凡夫無法理解,所以超越邏輯,可以解釋一切的現象的「聖智」。

而學習的本質卻恰恰相反,它首先要求我們承認自己是無知的,去聖乃的真知。你認為自己有智慧那叫意淫,你認為自己無智慧那叫自殘,這個詞境對實學毫無意義。我們不需要去相信什麼是智慧,而是去質疑,辨別不合理處,把認知慢慢推進。學習的路上窮其一生你未必會找到終極真理,但你至少能因見多識廣,能從更多角度甄別什麼是錯的,不合理的,不被忽悠。人需要認識到自己作為一個人的生命經歷是有限的,不可能是全知的,所以才需要學習不同的觀點,集思廣益。

不僅真知需要經得起推敲和檢驗,學習也需要一種跌跌撞撞不斷調整自己對世界認知的謙卑態度。更沒有某種一蹴而就,瞬間就讓你頓悟宇宙終極真理的懶惰配方。

過去的時代知識的汲取非常艱難,無知是一種無奈,現在區區幾頓飯的錢我們就能透過知識平台拓展自己的視野,不斷迭代認知,剔除蒙昧。這是科技時代最大的祝福。點擊附圖裡的QR code下載就可以「得到」和20元人民幣優惠卷,足以用來訂閱聽書。

最後獻上英国哲学家伯特兰·罗素(Bertrand Russell)的名言;“这个世界最大的问题就是傻子和疯子们总是坚定不疑,而聪明人却充满疑惑。”

追加解析 : 軸心時代古希臘被認為最有智慧的蘇格拉底本身並不認為自己有智慧,反之他覺得自己是無知的,所以以詰問法去深究世間萬物,這在後來發展成了掃除人類愚昧最強大的利器「科學」思維。

同時期再往東點古印度的喬達摩.悉達多認為自己掌握了度越人心煩惱的「技巧」(巴利文原始典籍中談及對質煩惱時更多的使用‘’技巧‘’和‘’缺乏技巧‘’這樣的詞,而非智慧與無知這樣的詞彙),但他也有自己不知的,比如‘’十四無紀‘’裡他就誠實的以緘默迴避了他不懂的宇宙有限或無限、和輪迴這一類無法證實的形而上討論。

再往東的中國春秋百家,諸子關注的是人與社會的問題,個別提出一套指導生活與社會的規範,後來為解釋帝王的合法性雖然也發展出天人感應的概念,但從未提及全能全知,可以解釋宇宙萬物規律的智慧。

到後期徒子徒孫們在激烈競爭的過程中,各種帶有神秘主義色彩和不可知論的「智慧」就橫跨出世了,尤其古印度與中亞的派系鬥爭中、各派偽造經典成了風潮,「智慧」更被灌上各種高深玄秘,甚至滑稽的名相。

54525487_10156496399636225_8114819898057687040_n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25 四月, 2019 英吋 雜談散文, 修煉者手稿

 

標籤: , , ,

發表留言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