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性善说

06 四月
人性是一种世界上最复杂,最难以捉摸的东西,它的性 质既难以被定义,也不能被量度,在实际表达出来前更是难以被观测,即使以某种行为表达出来后也未必就是它真正的意图。做为观察者的我们很多时候甚至没有办 法体察自身的本性。因此,探索人性绝对不比探索宇宙的奥秘来的容易。但凡奥秘的,就具有魅力,何况它的是一种最贴近我们的奥秘。因此古往今来凡是成功的艺 术作品,都是具有人性特质的“人本艺术”。如毕加索的画或莎士比亚的剧本都是以不同的形式来表达人性的种种,如善良,诚实,执着,爱,贪婪,妒嫉,恐惧, 等等。而这些人性的不同向度,其实在每个人身上都有,古今一致,也不会过时,这也解释了为何那些带出人性的艺术作品具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

 
本 质上来说,看似复杂的各种人性若归纳到底,其实也很简单,无非就是人的本性究竟是『善』或『恶』?这个问题的争议由来已久,各家各派都有不同的看法。如中 国春秋时期的孔子就认为人性本善,只是因为各人的环境不同而养成了不同的习性和价值观,只要透过教育,每个人个人都可恢复善的本性。但在商鞅和韩非等"法 家"人士的观点看来,人性绝对是属「恶」的,必须以法律(不同于现在的法制)加以限制,才能保证社会的安定。

 
在这个问题 上,我的经验告诉我,性善论似乎是更贴近事实的,但我倒不认为「性善论」和「性恶论」之间是一种绝对的矛盾关系,我觉得它们一个讨论的是"先天性本质的 我",一个讨论的是"后天性条件养成的我"。我在进行许多心理辅导的过程中发现,所有的个案,无论他们一开始有多少的不满和怨恨,在深层放松的状态下,当 人们开始卸下平日武装在外的那个"自我",敞开心灵表达时,每个人的内心其实都是一个愿意选择和谈,主张和谐的赤子,每个人其实都愿意被爱和去爱人。爱与 和谐永远是大家的第一选择(本质所趋),而外在的环境往往使人们迫于无奈,恐惧和迷失而做出了种种非自己本心意愿的行为(恶)。我发现做恶的人往往是因为 从小客观环境恶劣(非指经济环境,而是人事环境),或被她人有意无意的误导,以致形成了他对人生价值观的扭曲,又或者因为被眼前的事物所迷惑,才会作出违 背良心的抉择。

 
我更惊讶的发现到,人在深层的放松状态下,每个人的深层内心其实对于一切的是与非都是洞若观火的,人们对自 己所做过的每件事,平时无论承认与否,在他们的内心世界其实都有一个绝对公平的审判。因此每当一个人做了违背本心的事情,都会在他的心理形成一种无形的心 灵负担。逆着本心的方向行进,就好比逆水行舟,因此为恶之人没有活得快乐自在的,即便表面上看似快活,他们的心灵里也必然充满了不安,压力,愧疚,和恐 惧。而向善之人,即使外在不富有,却可因为内心的自在而活得快乐,由此可见,人性至少本质上是"向善"的。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佛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结构 包含“本我”,“自我”和 “超我”三个部分。其中"超我"即是一种对自身的监督意识,具有自我观察,有道德良知,负罪感,和追求理想的功能。“超我”一般被认为是“自我”的分化阶 段,他虽然不一定是与生俱来的,却是在人类心理的发展过程中必然产生的部分,是一种发展的趋势,所以从这个一个角度看来,就基本符合了“人性向善”说。

 
早 在两千多年前,孟子就对此做了详细的阐述,他认为人性里本来就具有仁,义,礼,智的特性,提供了人性本善的依据,我们虽然不能否认人的心里也同时存在着贪 婪,嗔恚,愚痴,傲等特质,但却可以很容易的认知到上述特质都不会为我们带来喜悦和人生意义,也断然不会为社会带来幸福。所以孟子的结论是,人性有善恶, 但人性却是"向"善的。这点我深以为之。

 
儒家认为人性本善,所以要从"教育"做起,法家认为人性本恶,这点虽然在对人性的认知上是"以末为本"的一种错误认知,但他们提出的依"法治"社会,对现阶段人类的发展来说似乎还是必要的,因为社会上毕竟还有很多迷失的"违心者",目前只能说两家各有所依吧。

 
另外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凡是能够高度演化的物种,它们都必须先能够脱出同类之间的互相侵食,再发展到同类之间的"绝对和谐"共进,然后才可能再发展到与外在其他物种之间一种微妙的生存平衡。从这一角度来看,「善」的引导似乎更利于我们的生存不是吗?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6 四月, 2011 英吋 修煉者手稿

 

發表留言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