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偏执狂的悲剧

08 四月

从偏执到狂

几年前曾经有一位朋友跟我说,在所有的历史人物里,他最佩服的便是古代马其顿的亚里山大帝。从一个原本饱受欺凌的希腊小城邦起家,靠着智勇谋略,先统一了希腊各邦,接着打败了强大的波斯帝国,他独创的军阵所向披靡,兵势横扫北非,小亚细亚,直逼北印度。终于成为古代历史上最伟大的君王,亚历山大的帝国版图横跨欧洲,亚洲,非洲,幅员辽阔,堪称古代的超级大国。因此在我这位朋友的心目中,亚历山大帝成了一个不朽英雄。

当时我曾经问他,对于亚历山大帝在征讨途中杀戮百姓,屠城灭族的这些暴行是否也在他所佩服的内容之内?他说,这是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他认为亚历山大的军事侵略促进了欧亚文化的交流,也把优秀的希腊文化带给世界,这是亚历山大伟大的贡献。他立志以这位英雄为榜样。

在我的印象中,这位野心勃勃的朋友总是对世界经济和最新科技的发展有着狂热的兴趣,每日总是认真的拿着经济版在分析,世界时事永远是他的每日话题,应该说,他是有很好的学习态度的。除此之外他也有着一整套的评人标准,比如浪漫主义者,音乐家,哲学家,非知识分子,娱乐圈里的人,或对经济没有兴趣的人,都被他认为是不切实际,肤浅无知,没用的人。他的朋友圈子总是变动,周围有很多人是他所厌恶的。 而成功的政治家,企业家,或军事家则成为他的偶像。他拥有强烈的企图心,我总是可以从他的眼里看到一种精明得近乎蝮蛇的慑人目光。他对身边的人有着很高的行为规范追求,一旦发现某朋友的某些行为不符合他的胃口,便会在自己的交际名单里将对方除名。 他也常自揣度他人的心思。比如他拨电给某个朋友,只要对方数次不接电,便会被意会为对方不尊重他,或是对方在搞小动作。他会为此大发雷霆,从此断交。我曾经和他说过平等和宽恕,但在他看来,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里,平等只是空话,宽恕则是阿Q精神。

几年后当我再一次从其他朋友那儿听到他的消息时,他已经是几度进出精神病院的病患了,据说这些年来他因为人际关系上处理不当,加上不断变换对象的感情关系也一再陷入矛盾的境地,导致他终于忍受不了心理的空虚和压力而开始使用毒品,此后情况越趋严重,他总是对朋友们疑神疑鬼,觉得周围的人,甚至家人都要害他,他开始出现记忆偏差,而且思想变得非常偏执,不可理喻。

谁是头脑的主人?

撇开传统心理学的对偏执形人格的看法,从我的角度看来,发生在上述个案身上的是一种典型的迷失状态。大脑是我们的私人电脑,做为主人的我们可以让它替我们服务,它具备计算与比对的功能。但偶尔我们也会沉迷于电脑。

过度认同于聪明的头脑,过度专注于"片面"利害关系的思考模式,喂给头脑太多的能量,导致头脑思潮不断,止不住的心猿意马反客为主,让当事者无法控制自己的思维。这是作为主人的心灵反被作为工具的头脑反制,好比一个驱策着战车的骑士无法控制缰绳下失控的马匹般。

这种现象发生在性格狹隘的功利主义者身上时尤显严重(我不反對功利主義),因为他们往往会把世间一切事物都划分利弊,遇事必盘算一番,区分福祸,是非,好人坏人,有益无利等。有些人甚至连亲情,爱情,友情都衡以利弊。为了贪图一时之利,或达成一己私欲,而不惜伤害周围的亲友,终至众叛亲离,这种社会现象其实不乏多见。从上述个案早期对亚历山大征服世界的暴力和野蛮的推崇和对其行为的合理化(所谓的促进文化交流根本非必要透过战争。外交,贸易,留学,传教士等都是文化传播的媒介)中已可见端倪,盲目的崇尚一种征服的快感,掠夺的利益乃至不实的荣耀,都是头脑在比对作用下创化出来的颠倒梦想,一剂廉价且有多重副作用的兴奋剂。

原本,这种比对的心理功能是为了调节我们在这物质世界能够趋吉避凶的机制,在正确的定位下(头脑服务于心灵,工具服务于主人),是一个帮助我们踱向幸福人生的搭配。然而,当这种惯性思维凌驾于当事者的终极的人生意义时(体验爱与和谐),就形成了唯利是图(贪念)的“头脑”和从善和谐的”心灵”之间的一种分裂和对抗。一旦我们的人生被这种“分裂式”的思维反制了,甚至认同于这种现象就是存在的意义,那便迷失了自己原本自由的心性,痛苦就此产生。只要这种心灵病毒没有被照见,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烦恼和问题将会一再的重复,蔓延和扩散。

执着与信念

还有一种由强烈的“我执”和错误的“信念”相结合而成的毒药也能导致这类偏执型人格的形成。除了天生的偏执型人格,这种情形很常发生在幼年曾受过伤害,或有先天性身心残缺,或 是在问题家庭中成长的人身上。“我执”人皆有之, 但是过量的“我执”会演变为强烈的自我中心主义。事者认定只有自己的见解才是真理,自我意识太强,常忽略他人的感受,凡事谋求己利,产生过度的自我防卫意识,多疑,神经质,严重的甚至会对任何被认为威胁到自己所相信的言论和思想都充满敌意,无法容纳他人见解,主观片面性强(偏见,偏执),对抵触自身信念的事实视而不见。误认“自我”(Ego)和自我所相信的想法为恒长不变的实像,没有办法认清“自我”仅仅是一个标签。

举例来说,前述的亚历山大帝深信自己是欧亚非洲之王,深信虚华的荣耀是永恒的,深信自己带着天命,依此信念,也为了满足他“自我”的膨胀,他便可以毫无忌讳的屠戮生灵,对于因自己的穷兵黩武而战死沙场的本族军士的牺牲,和征途中所杀的异族军士百姓的苦难视而不见,却只想着标榜自己的战功和荣耀。这类人物在历史上多不胜数,广义的来看,中世纪十字军东征则是集体宗教迷信(错误的信念)导致的浩劫。

日前读到一则新闻,孟加拉一名14岁少女被表兄强奸,却遭到当地的回教领袖曲解为她与已婚的男子通奸,被宣判鞭刑101下,女孩受刑后重伤身亡。很显然这位回教领袖认为自己的判断绝对是正确的,这个例子表现出,如果一种错误的信念被安置在一个拥有强烈”我执“的掌权者脑中是多么恐怖的一件事情,当事者甚至没有办法从简单的事实中判断是非对错。一般来说,偏执狂的形成和其生存背景和条件相关。

那层厚厚的自我

我执是个体生命的伴生物,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每个拥有自我意识的人都有我执,在一般的情况下我们还是可以客观的抽离自我的视角,以客观的角度来看事物。但在特殊的心智发展条件下,自我意识就会异变成“我执”。

先来了解我们的心态环境。打个比喻,心灵是一片田地,私爱是水,大爱是光,行为和想法是种子,生命中的遭遇则是农作物。拿具体的人生来说, 我们的心灵就是一块田地,我们的想法和行为就如同种子和耕作活动,种下什么种子便决定了我们遭遇什么结果。上天不分彼此的给于每个生命阳光和养分。至于水(私爱,个体之爱),则是可以调控的供给。适度的灌溉爱可以滋润土壤,帮助种子发芽,成长乃至结果。过度的灌溉可以导致种子腐烂或作物萎靡。

说回“偏执者” ,主要成因或许是因为心灵缺乏爱的养分,孕育不全,也因为不曾体验过真正的爱,对“爱”也没有正确的认知。还有一种可能,是因为拥有过多的爱,因被溺爱(另一种对爱的错误认知)而导致而心智没有随着历练而成长,所以其心灵极其脆弱。无论是哪一种原因,正因为需要掩饰这份脆弱,也为了掩盖自己的不安全感,他们必须在这心灵之外覆盖上一层厚厚粗糙的皮组织“ 自我”,把自己和外界彻底的隔绝 。

“自我”是个有趣的有机皮组织。首先,它是聪明的,他是社会性的,它精于盘算,他懂得如何保护自己和迎合社会的标准而生存,每个人都有自我,在健康的心灵下,自我这层心灵的护伞会适度的发展,以保障我们的生存。

但” 自我”也具有不稳定性,因为它没有实质的本体,你今天对自我的认知,可以一夜间因为想法的改变而变得跟昨天判若两人。它是变幻不定的尘集物,所以它必须不断的汲取养分来维持自己的生存。一般上越脆弱,越没有安全感的“心灵”就会相对的堆积越厚实的“自我”来填补自身的恐惧和空虚。当自我过于壮大时,它就变成一种具有攻击性的存在,因为“自我”是“头脑 ” 的产物,是对立性的存在。

因此它必须依靠不断地否定他人,来达到肯定自己的目的。为了更方便的去否定他人,它必须把自己装饰得很有分量,因此,“聪明”,“知识”,“地位”,“金钱”,“荣耀”等便成为他的最佳养分。 我们必须知道,这些乍看之下还挺吸引人的营养其本质上是”排他性”的。 要显得聪明,有知识,就必须依靠周围人的无知来衬托,要凸现地位,这必须就要一批没地位的人来服务你。金钱,权利亦复如是,是对立的,也是对抗的,也是分离的。也即是苦难和烦恼的根源。 所以偏执者很多时候会表现出对立性思考,比如贬低他人,过度褒赞自己,反社会情结,把自身遇到的困难都归咎于命运或他人的过失等。

心灵的镜片

“自我"这层皮还有一个特性—它是可透视的,犹如一面挡风镜。 我们的心眼透过"自我"这层镜片看到外面的世界,如果这层”镜片”过厚,对外界的视觉偏差也就大,当然,我们看到的世界也将是扭曲的。这说明为何偏执狂总会曲意的看待事物。可悲的是,他们往往并不知道自己眼中所见的,竟是早已被那层扭曲的心灵镜片过滤后的画面,所以他们经常固执己见。

此外,厚重的“自我”也隔绝了心灵和外界的交流,宇宙中没有独立存在的事物,而我们是与整共存的一部分。无法和外界沟通的心灵是缺氧的,情感无法流动,灵魂无法和外界共鸣之人,必心如死水,喜悦更是无从说起了。这或许解释了为何前面提到的那位朋友对音乐和较感性的一切毫无兴趣,甚至厌恶。

他过去很介意让人家知道他的年龄,不喜欢被问及年龄,他甚至在身份证出生年份的那组数字上被贴上了一块胶贴,以避免自己的年龄在需要出示身份证的场合被揭示。这表现出一种”自我”不能接受现实的挣扎和逃避。当累集的真相没办法再被脑中相信的妄念所包装时,他只能逃避,而毒品正是另一剂更烈的麻醉剂,让他可以继续匿藏在自己幻觉中的无忧世界。

其实,人生最可贵的便是反观自审的能力,能看到自己问题的人便能从错误中学习,用体验中得来的智慧来圆满人生。偏执狂的问题的不在于他们不够好,拥有的不够多,懂得不够多,或缺乏竞争力。他们的悲哀在于所知道的太多,而对自己人生真正所需要的却一无所知。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8 四月, 2011 英吋 修煉者手稿

 

發表留言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