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怎樣叫「有療效」?

14 二月

之前分享的文章裡說在醫藥界「有療效」這三個字是不能隨便用的。事後有西馬的老朋友善意私訊我,說:”你不知道醫藥界的秘密,全球製藥廠和FDA(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合謀封殺很多更有效的藥物,為了掙錢,每年害死幾千萬人,這是真相“。

我沒有反駁人家善意的解釋,只是嗯嗯謝過,也沒有跟他說這個論點我十幾年來已經聽了無數次,在我生活的地區彷彿這是一個流傳已久,人盡皆知的「真相」,所以有很多神醫和神藥恨透了FDA。不知道國外有沒有這種現象。

加上電影《我不是藥神》裡眾神醫束手無策的白血病製藥權被外國專利權壟斷(奇怪中國那麼多號稱包治百病的神藥怎麼沒一種有效?),導致有效治療白血病的西藥昂貴到一般人買不起。更多人就把這種對專利權忿忿不平的情緒轉嫁到不關事到FDA 和所有「西藥」上。

我是沒有資格討論藥物的真偽,但我基本還有能力以批判性思維對兩邊的論點進行分析,看看那一種說法更合理。

找到了科普人卓克在《科學思維課》節目裡的一篇深刻的分析,道出了天機。至少我是完全被說服了。

這是一篇關乎性命和金錢的文章,值得我們花10分鐘來細讀。

以下內容轉載自科普人卓克的《可信賴的FDA》音頻內容:

在医药领域中,有这么一个超级话语权的代表,那就是 FDA,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虽然它只是一个国家的药监部门,但现状是,世界上所有的药企,都以自己的产品通过 FDA 审核为荣。为什么 FDA 这么值得信赖呢?

在2015年的时候,《美国医学会会刊》曾经统计过:

2001年到2010年,这整整10年当中,FDA 批准的所有的新药一共是222款。

也就是说,全世界那么多的药企,平均每年只有22个药能够通过他们的审核。我们可以换一个行业对比一下,比如像互联网行业,那一样也都是巨头林立,全世界所有的互联网巨头,你想他们一年推出的新的App大概有多少呢?

虽然没有统计,但是我估计上千是肯定有了。而药企最终选出来的只有22个,所以这个竞争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

而更让人意外的是,这222款药物在上市之后5到15年持续的监控中有71款出现了安全性事件。什么叫安全性事件呢?

简单说,就是 FDA 发现这些已经考试及格的药,后续在使用中存在没有发现的风险,但是这个风险级别有高有低的,因为安全问题强制要求退市,不许卖了,这个是最严重的。次一级的就是,FDA 要求药企在药物上添加黑框的警告语,这些警告是上市以后才发现的风险,只不过尽管又发现了一些风险,但是跟药效比起来,吃它的收益还是远远多于风险的,所以没有要求退市。其实到这一步,已经不太严重了。

最最不严重的安全性事件,是 FDA 发布的安全性通告,这些通告是专门给医生看的。

什么目的呢?就是让医生在用药的时候,需要留意一些细节。其实对一般人来说,只会关注第一种,就是本来都已经上市了,后来因为问题严重不得不退市。

但这样的药在222款里头有多少呢?就3款。

这篇统计性的研究发表之后,曾经一度被其他赚流量的媒体起了一个骇人听闻的标题,恶性传播之后,当时这个标题大概就是这样的,说《FDA 批准的药物中有1/3上市之后发生过危险》。

这个标题初一看好像是 FDA 太不靠譜了,批准上市的药净出问题。可是实际关注细节,你就会发现,情况正好相反,因为被通告的公司,那都是上市的药企,一个政府机构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公开指出一个上市公司赖以生存的爆款产品有安全性问题,这个东西得下市。

这事可不是随便发发微信公众号,被举报了再删,再扣分就能搞定的,这样做是要负法律责任的。大概率说,如果弄错了,还要赔偿巨额的损失。

但实际情况是怎么样的呢?10年里,通告了总数1/3的药存在大大小小的安全隐患,而且没发现错误。这些风险咱们按常理来判断,一定是药企不愿公开的。但仍然可以这样大面积地有根有据地抓出来、晒出来,它不但不能说明 FDA 是不可靠的,恰恰相反,它正好说明 FDA 在药物上市之后的监管是非常非常严格而系统的,而且上市之后的监管肯定是有一套完善的流程的,有法律的授权,它才能查得这么细致。

细想一下就能发现,上市以后的药物出了问题,除了药企不愿意公开,其实连审核的机构同样也有可能不愿意公开,

因为:

当年是谁允许上市的?

上市之前怎么没有发现这个问题呢?

出了事故谁来承担责任呢?

这些全都是麻烦事,不好解释,也都会让审核的人脸上无光。

但是,在 FDA 的管理制度下,这个略显尴尬的事情到现在已经以最直白的方式袒露出来了,这个就是一种典型的反直觉,反情绪的理智的做法。

如果你感兴趣,可以登录 FDA 的官网来看看,首页不用点任何的标签,下侧长期放的就是 Recalls 和 Report a Problem,药品召回跟问题通告。FDA 这么做,是在主动告诉你它之前的各种遗漏,和所有药企做过的那些小动作。

我们可以点开看看具体的内容,具体药品的召回通告,就有品牌名、作用描述,是什么原因召回的,是哪个公司的,写得清清楚楚。

召回的理由,大都是发现产品里有故意隐瞒成分的问题,或者是药品或者食品上的标签有误导人的嫌疑,比如说明明是保健品,却非得让人看完了之后生出一个能治病的错觉,或者明明只是能缓解疼痛,结果标签里写的好像是一个能治百病的神药。

这些问题只要出现了,就足以让它成为不及格,需要召回。在美国销售药物的企业来说,以为审核过了、上市了就万事大吉,想也别想。严厉的监管与惩罚也许大家觉得,故意隐瞒有效成分,或者标签里带着误导的词汇,这是耍小滑头。

可是 FDA 的惩罚是非常严厉的,比如说:

2013年,强生公司的医药代表收受回扣,被罚了23亿美元。

2012年葛兰素史克被罚了30亿美元。什么原因呢?就是有一款上市的抗抑郁的药,说明书什么的都正规,但是销售代表夸大了效果,把它描述成是一个让人快乐、威猛、苗条的小药丸,结果被 FDA 抓出来了,最终葛兰素史克以30亿美元跟美国政府达成了赔偿和解协议。

2008年,辉瑞制药虚报药物的疗效被罚了10亿美元的刑事赔偿,加13亿美元的民事赔偿,合起来23亿美元。

而且这个虚报疗效,还不是说在药品的包装盒或者说明书里头夸大,而是一些销售偷偷摸摸地在给医生提供资料的时候,他故意筛选的是实验效果比较好的,更有利于体现这个药的效果好的内容,实验不好的那些数据他们没有提供给医生。

稍微想一下就知道,刚才我说的这几种都不是很好找到证据的,它并不是在说明书里或者电视广告里头已经印刷出来了、已经播出来了,没法悔改了,一抓一个准,并不是这样的证据。其实 FDA 的监管,发展到现在也根本就没有大药企敢明目张胆地这么做了。耍的这些滑头都是属于公司运营环节中的一些不正规,但是只要被抓出来了,那也罚到公司肉疼。这些可不是什么小企业,就拿刚刚咱们说的一个药企来说,上世纪40年代,第一款青霉素上市,还有后续第一款土霉素上市,还有大家都熟悉的“伟哥”,都是这家药企研发出来的。

但即便这么大一个巨头,一样处于高压监管之下,而且美国司法部负责调查那次事故的人就说,它是个惯犯,惯犯说明什么呢?就是利益的丰厚。

有监管的情况下都尚且如此,更何况没有什么实质性的监管环境下,那些地方的药企是根本不可能自觉自愿地遵守规定的。

我之前说过比较多跟 FDA 药物实验的内容,那些都是属于上市之前的环节,严格程度已经是令人发指了。从申请做实验,到完成3期的临床试验、最终上市,平均需要10年跟10多亿美元的成本。

今天,我们讲的是上市之后的环节,你发现没有,一点都不比上市之前宽松。也正是因为整套流程的漏洞很少,对 FDA 的授权很大,美国又有着全球最好的科研环境,比如学术期刊的高水平、丰富程度,所以 FDA 在全球医药行业享有绝对权威的发言权 ,它是一个榜样。

其他国家也效仿它建立起自己国家的食品药品管理部门。比如咱们国家对应的部门,最早是1978年成立的国家医药管理总局,后来在1998年跟卫生部的药政司合并成立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欧洲每个国家之前都有自己的监管部门,后来随着欧盟的成熟,欧洲药品管理局也在1995年成立了。

像美洲、亚洲的一些小国,自己根本就没必要花大笔的费用建立这么完善的管理系统的时候,往往就会直接采纳 FDA 的药品目录跟召回的指令。实际上它们是更完整地继承了 FDA 的工作成果。

可是,你知道吗?就算是药品监管的鼻祖FDA,也是到了1962年的时候,才在监管权限上有了实质性的改变。

比如说现在要求的每款药上市之前要做完3期的临床实验,是1962年才强制实施的。对已经上市的药物作严密的监管还要更晚,甚至可以说,直到最近几年,有了详细的电子病历,有了医学院、医院、疾控中心的数据联网,有了大数据的处理分析技术之后,药品上市之后的监管措施才能实施到位。

药品监管这些方面是美国首创的,到现在依然还是超级领先。中国,也或早或晚地一定能够追平美国现在的程度。其他国家也是这样的,所以真到了那个时候,这个世界上的神药会越来越少的,带着欺诈性质的药品生存空间也会越来越小。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14 二月, 2020 英吋 修煉者手稿

 

發表留言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