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咖啡烘焙中的熄火下豆

14 九月

關於為什麼這台機器要"熄火下豆"的問題,某員工非要打破砂鍋問到底。既然逼問到底,我且自暴其短,試著解釋吧。其實,無論開火下豆,或熄火下豆,目的無非都是為了能達到期待的回溫點。

如果一款咖啡烘焙機的設計累積了足夠的產業界經驗回饋,火源、內爐、外爐、導溫材質、乃至通風都能做到恰得其所,不需要麻煩烘焙師多此一舉“熄火下豆” ,然後還要點火,那麼誰又會願意這麼麻煩多做幾個動作呢?這個問題的性質和進豆的溫度也很像,究竟應該多少度投入豆子,取決於你的曲線設計預想要達到幾度的回溫點。

尤其在平時非競賽的操作中,我真心不認為“含水量”和“密度” 這兩個數據對進豆溫度有什麼指導意義。古往今來的烘焙師都會在知道或不知道這些數據,和其背後原理的情況下,根據最終烘焙出來的味道來調節進豆溫度。

而回溫點的講究,無非是為了給予咖啡豆這種高密度農作物裡的自由水份足夠的時間,在未開始蒸發的環境條件下盡量趨同化,然後在回彈至水份開始蒸發的那個溫度時,從外到內的導熱能夠更加均勻,以期在接下來更複雜的烘焙化學變化中獲得更穩定,更可控的狀態。豆子的水份和密度有多少,最終反正都會反映在回溫點上。

除非是為了同一款豆子在同一次烘焙中可以方便的復現曲線,否則認為可以以豆子的密度和水份來決定進豆溫度,很有可能是一種倒推因果的思路結果。這種現象即便在嚴謹的科學界也很常見。在我的理解中,繁複的烘焙動作是為了達到預期的烘焙溫度變化曲線。設計烘焙曲線,是為了達到預期的風味生成化學反應。而化學反應後面服務的,是個別人類主觀的味覺感受。

在覺得好喝之前,任何數據的意義都不大。烘焙需要科學,享受咖啡卻是一種藝術,兩者需要被感知消融與統合。用味覺調整數據,還是數據宣教味覺?這個應該可以寫一整本書吧?

當然,上訴所言只是一介島民的淺見,未必就是事實。豆子表裡水份含量的差異,究竟對於烘焙中的梅納反應和焦糖化反應有著怎樣的實際影響,內中乾坤我們知道的畢竟還太少。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14 九月, 2020 英吋 咖啡學文章

 

發表留言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