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谷中猴

13 九月

從前從前,在一個深幽的隱蔽山谷裡居住著一群猴子,那是一個座落於熱帶地區的高山,山谷四周
岩壁險峻,猴子們也記不起先祖們是如何來到這裡定居的了,或許是意 外從山上墜落到這裡的
吧。所幸深谷裡有條地下水川,物資還算豐足,也沒什麼天敵。但是谷中非常的炎熱,尤其日
正當中之時更是曬得他們頭腦發展,五蘊熾熱, 總得躲在有限的樹蔭下,或浸泡在危險的川水
中避暑,他們只有在夜間才會出來活動。猴子們非常的聰明伶俐,他們喜歡思考問題,閒暇裡
總喜歡聚在一起辯論閒聊 度日,雖然對外面的世界充滿好奇,也偶爾聽到過來自北方的候鳥
唧唧呱呱地討論着北方涼爽的草原,廣袤無邊的森林,還有海洋,但也是語焉不詳,畢竟猴鳥
之間 的語言並不是很通。

雖然過了很多代,卻從來沒有一隻猴子敢於離開這個山谷,因為先輩們曾經說過,外面的世界
充滿危機,到處都是豺狼虎豹,況且要離開這座山谷還要沿著藤蔓攀爬上那高聳入雲,光滑陡
峭的岩壁,大家可是想都不敢想。

某天,一隻來自遠方的外族猴子來到了谷裡,猴子們聽說有遠客到訪,大家都迫不及待要求牠
留下住宿一段日子。於是每晚天氣稍涼之時,猴群們便將那隻見多識廣 的客人團團圍在谷中露
天的石台上,聽他述說着外面世界的一切。對他們來說,外頭的一切都是那麼的新鮮,充滿魅
力。尤其是聽到北方涼爽的氣候,雪地和水果豐 富的密林時,大家更是蠢蠢欲動。那隻猴子還
教導了他們一些生活得更快樂的道理,猴群們都獲益良多。幾天很快的便過去了,客人終於要
離開了,大家都非常不 捨,卻也不敢跟著牠爬上那岩壁,親自去體驗外面那無邊的世界。當那
隻遠方來客離開後,大家對他的思念和對外面世界的嚮往變得越來越強烈。猴子們開始塑造牠
的形象以供紀念,並開會結集牠 曾經說過的話語。

時間流轉,兩三代很快的過去了,谷裡的猴子們開始對那位過去的訪客的教導和體驗有了不同
的理解和想法,於是派別開始產生了。猴群們分成好幾批,每個學派各 持己見。單單是形容
一個“冰”,猴子們就有不同的看法,大家根據經典的描述去想像,分析,解說。有的學派認為
冰就是摸了會麻麻的,有的認為冰是會冒出煙 的,有的認為冰是霜狀的,有的認為冰是固態
的,有的認為冰和涼有關。總之,所有的猴子們都絞盡腦汁憑著自己的想像力要去解釋什麼
是冰。當然除了冰,他們對 經典中的教育,和其他外面世界的描述有更多的想像和概念,
而對這些“概念”變得非常執著。 更嚴重的時期,那位訪客的雕像還被供奉起來,在月光下被朝
拜。而他說過的建議則變成谷裡的戒律,型成一種僵硬的律法。

猴子們整日在做無謂宗教儀式和想像,有的學派整日討論無法證實的研究,有的學派則闡釋透
過經典裡的記載,比如冰是麻麻的,他們便整日冥想麻麻的感覺,妄圖 可以體驗冷的感覺。
各派都堅持自己的體驗才是真實的,變得執著,雖然他們對外面世界的一切沒有分毫的真實體
驗,卻對那些描述的概念非常執迷,信以為那些概 念就是真理,宗教師們更是把外面的世界加
油添醋說得口沫橫飛。很快的,猴群們開始分裂,大家互相評擊,谷中的和諧氣氛不再,大家
各分地盤,都陷入一種痴迷 的心境裡,荒廢了日常的作息和嬉戲。

某天,外面世界又來了一位訪客,當那隻風塵僕僕的黑色猿猴來到谷裡的時候,谷中的眾猴子
們見到從高崖上敏捷地晃着崖藤攀爬下來的猿猴非常好奇,便邀請牠留 在谷中幾日。當晚在谷
中的廣場中,各派的猴子們破例的聚在一起,猴子們有次序的畫地為牢,一撮撮圍住猿猴。談
話剛開始,猴子們便迫不及待七嘴八舌的就拋出 一大堆專業名字,而對外界千奇百怪的問題,
單就“冰”的概念各家就提出無數種形容詞,然後還有幾撮猴子在形容冰時,有得刻意的發抖,
有的則擠出清涼陶醉的 表情,一時間千奇百怪的問題和示範宛如馬戲團的表演一般看得那外
來的猿猴是哭笑不得。

當那隻猿猴用最簡單的描述形容外面世界的種種時,猴子們開始現出懷疑的表情,他們期待更
神妙瑰麗的形容詞,那些能夠讓他們產生更多幻想的“詞彙”和“概念”。外來的猿猴見到谷中的
猴子們居然把簡簡單單的事實說得分歧百出,天花亂墜,卻沒有一隻猴子是曾經真正的到過外
面的世界,牠覺得又好氣又好笑,於是就提出建議,不如大家一起翻過這個山谷,親自去體驗外
面的世界。大家一聽說要他們爬上那險峻的峭壁,就開始退縮。在他們的信念中,從來都沒有人
能夠爬上去,那是只有傳說中的那隻外來神猴才能做到的事情,我們這些凡猴是不可以僭越的。
有的猴群甚至開始懷疑這只猿猴把外面的世界說得這麼簡單,是不是根本沒料,是不是騙子。

於是,那隻猿猴就無奈的離開。猴子們因此在眾多派別中又分成兩大派系,一派認為那隻後來
的猿猴是再來的救世主,而另一派則認為牠只不過是一個騙子,於是更多的分歧開始了。谷中
的猴子們從此陷入更激烈的信念爭辯中,直到牠們消失的那一天。

這篇故事是對現今宗教亂象的一種感嘆。古語有云,不可與夏蟲語冰,除了是因為無論你怎麼
跟說他也不會體驗到以外,還有一個更大的原因是,當一個不能馬上體驗到的“概念”被植入一
個頭腦中時,會引發頭腦一連串的妄想和執迷。是一個把他推離真相更遠的毒素。所以佛陀經
常在討論到一些體驗上的事情時說“不可說”。祂只會建議我們自己怎麼去做,去自己體驗和證
實。

反觀今日的佛教和基督教,在歷史的變遷中不可避免的因為人為的關係在經典和教義上衍生了
太多的參雜物。 當一杯純淨的水被注入了許多元素,我們就再也嘗不出水的原味。當佛教發
展到後期,產生一大堆華麗的名相詞藻時,行者們讀得越多往往便被誤導,而開始去追尋那些
經典中的名詞,那些他們根本就不知道是怎麼一回事的體驗和境界,去把它們用自己的體驗來
界定,然後對那些體驗產生執著。結果就像瞎子摸象一般,各人所觸不同,於是各執一詞。

在基督教中,耶穌所說的不外乎是愛與寬恕,但是到了後期,當耶穌被神格化後,連同祂的門
徒和母親都被神格化了。當純粹的“知道”轉成“信念”或“信仰”時,災難就開始了。以中世紀為
例子,基督信仰的存在化成冷酷的枷锁,人們早就忘了祂最原始的教義,取而代之的是迷信,
偏執,敬畏,恐懼,教皇的權威,不寬恕,黑暗與愚昧。

如果我們能夠拋開那些我們抱著不放的“偽信念”,如果能夠有足夠的勇氣去面對現實,拋開那
些我們賴以維生的信念毒品,以大無畏的精神去接受現實,然後真正的打開心房走出去看看,
那我們就能看到心谷之外廣袤的草原和無邊的世界。佛陀最後的領悟是放下,“放下”並非要我
們丟掉現實中的一切,而是放下那些我們信以為真的想法,勇敢的看清現實,與現實和諧共處。

-威霆-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13 九月, 2011 英吋 雜談散文, 修煉者手稿

 

發表留言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