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激辯中國自古無哲學

08 三月

辯論視屏連結:https://fb.watch/qGQNAwTPkM/

話說昨晚的辯論實在太有趣了,也激發出許多有意思和搞笑的論調,很多問題大家在理解上亦不在同一層面。

其實《中國有哲學嗎?》這本身是一個相對複雜的問題,在連基礎認知都不同的人群中,七嘴八舌不容易聽全,很多話也會被片面的理解。所以我把我昨晚的的論點和不夠時間說完的,化作文字,供大家參考。(長文警告‼️)

【第一節|論題的本身】

首先,我認為「中國有哲學嗎?」這個論題本身是需要做調整的,因為在步入全球化的今天,理論上任何一個大學裡有哲學系和哲學家的國家,都有哲學。就好比世界上所有國家裡都有牛仔褲一樣,這個問題本身沒意義,不值得討論。

再來,今天也有以西方哲學的「研究範式」去研究其他古代文明思想的,這些研究也不能說明該文明本身具有「哲學傳統」,而只是說明該文明的思想內涵被西方哲學當作研究對象。

所以討論一開始的時候,我就已經說了,我認為「中國沒有成體系的哲學傳統。」也就是說,我認為合理有效的論題,應該是《中國有沒有成體系的哲學傳統?》

如果從critical thinking 的角度來說明,這是一個「事實判斷」的問題,而不是一個「價值判斷」的問題。那麼它的答案,就應該是有或沒有。它的結論不能是好不好、對不對、該不該,是否道德這一類「價值判斷」的答案。

坦白說,我覺得這也是討論這一題時最難攻克的部分。因為不少人都會把哲學看得太過高大上,默認哲學就是真理。很難去接受「中國沒有哲學傳統」這句話本身可以是不帶貶意的。

然而我們畢竟從來都自稱「百家」、「思想」、「偉大思想」兩千多年,從來都不覺得有所貶損,怎麼突然看到近代西來的「哲學」一詞後,我們突然就爭著要削足適履,也產生「必須是哲學」的衝動了呢?

為了能清晰的討論這個問題,我們就必須先定義清楚什麼叫做「哲學」?

對這個定義分寸的拿捏,我認為是決定整場討論有沒有意義的關鍵。

我們都知道,一個定義的範疇不能太過寬泛,邊界也要界定清楚。在哲學問題上,這點要達到共識當然是困難的,所以整場的爭議聚焦在對哲學的定義是有意義,也是必須的。

如果我們的定義是說:「自古以來凡是思考人生和自然現象的活動就叫‘哲學’」。

那麼對不起,這種定義過於寬泛,則這一論題本身就成了廢題。因為,哪怕是亞馬遜森林裡最原始的部落,他們也都會對自身和所處的世界有一套神話思考和解釋。

那麼論題的答案直接是「世界上所有有人類群聚的地方都有哲學」,討論完畢。我們何必再浪費大家的時間去討論中國有沒有哲學這個問題呢?

如果我們又說:「但凡“思想”的都是“哲學”」,那也一樣,哲學就變成思想的同義詞,凡是人型的都是奧特曼,凡是奧特曼皆是孫悟空,這也會讓論題變成了廢題。

因此定義的標準不能太寬泛,否則最終我們只會討論了個寂寞。

【第二節|哲學定義的分寸】

因此我必須先論述我對哲學定義所界定的範疇。

哲學,這個詞是晚清從日本引入中國的改造詞彙,與今天我們華人在日常生活中大量使用的詞彙一樣,都是從日本引入的。

當然,日本人當初在造詞的時候,自然也必須在中國古語裡面找相應恰當的詞語,這沒什麼好說的。這在邏輯上不能證明中國古代就有哲學。

這就好比我們用漢字造出牛仔褲這個詞,不能論證中國古代就有牛仔褲。

在哲學一詞傳入之前,中國各家的學問並沒有自稱哲學的這一個傳統。

當時還處於懵昧落後的滿清,有許多學人發現,西方的科技文明背後有一個很厲害的東西,叫做Philosophy(愛智慧,追求真相,先是由畢達哥拉斯提出)。

他們發現,這個Philosophy 跟一般我們講了幾千年還在原地拜祖的百家「思想」不一樣,它是西人能發展出自然科學、幾何數學、物理學、邏輯性、倫理學、化學、政治學這些足以改天換地的學科的根本原因。

於是滿清遺老們自然的就開始思考,我們中國古代是否也有Philosophy?是否有哲學?我們有哪些思想是「符合」西方Philosophy哲學這個分類範疇的?

那麼,什麼是Phylosophy「哲學」的意義呢?顯然,它一開始出現在華人的視野中,當然是以「西方哲學」的一種面目被我們所認識的。

當時哪裡存在什麼「中國哲學」? 哲學,直接指涉的就是西哲Philosophy。

那究竟哲學的內涵包括哪些內容呢?這裡要說我定義的重點了:

「按照哲學的傳統,其核心內涵就包括但不僅限於成體系的本體論、形而上學、邏輯學、辯證法、幾何數學、政治倫理學、美學、認識論等等。

注意,這些學問在西方是兩千多年來成體系的在發展的,上述每一個哲學topic,西方自古以來都有大量的專著在討論。而且哲學家和哲學家之間,是存在承先啟後,發展脈絡關係的。不是一些‘零星的哲思片段’。

除了上述提到的這些“核心內涵”,古希臘哲學之所以成型,還有一個更加重要的核心特質,或說”核心精神“,那就是理性精神。

是邏輯、質疑、考察、較真、終極追溯的精神。也就是不間斷的挑戰、反思前人的答案,向前繼續推進,不斷將知識疊加進步的精神。整是哲學區別於一般‘思想’的關鍵」

所以,科學才會從哲學裡誕生出來嘛。因此人們才會說,泰勒斯是哲學與科學之父。科學可以說從哲學誕生那一刻,就已經註定出現了。因為哲學的出現,與所有其他民族的「思想」最大的不同,就在於它的「理性」特質。

而「理性主義」也是哲學最終能誕生出那麼多今天世界的學科,進而改變世界的根本原因。因此說理性是哲學的靈魂也不為過。

【第三節|為何非要強調哲學的理性精神?】

什麼叫做「理性」?簡單來說,就是人類開始相信「人可以不需要透過神去認識和解釋世界。」

這是人類思想史上一個最關鍵的轉向,它發生在古希臘。

所謂理性,就是我們承認人本身具有理性,可以透過自己的理性去認識世界的規律,進而預測和改變自然現象。以此證明人和自然是可以相應的,不需要神明的介入。

誠然,今天人類能飛上月球,派探索器實地探索火星,就證明了人類的理性、數學邏輯確實能夠掌握自然背後的原理。

如果談論哲學的定義不去強調這個核心靈魂,則哲學只能是自說自話,講些沒有辦法證明各種的「思想」而已。

那就和中國到了滿清末年,科舉和文人們還在考兩千多年前春秋戰國時期的著作思想。有唯一正確答案,不可挑戰的老祖宗思想權威一樣,毫無發展的可能性。

是「理性主義」,保障了哲學討論裡的每一個定義可以不斷被審視和優化,變的相對清晰,進行產生可疊加的發展。最後才發展出物理學、化學、數學等等無數改變世界的學科。

因此,哲學的理性屬性可以催生出科學,反過來就論證了理性對哲學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否則如果西方沒有那麼先進的科學為哲學背書,那哲學就和一般的思想討論一樣難以發展,今天Who cares 什麼哲學不哲學的?

我舉一些例子,看看哲學裡面理性的力量。

兩千五百年前,德謨克里特已經提出「原子論」。認為不同的物質只是原子不同的排列組合而形成的。一輛汽車和貓,看起來不同,那是因為組合不同。和今天的化學的認識幾乎同步。

兩千五百年前們,畢達哥拉斯已經知道地球是圓的。

兩千多年前,埃拉托色尼(Eratosthenes)已經算出地球的圓周大約為四萬公里。

兩千多年前,阿那克西曼德提出人類的祖先來自海中觀察,提出人可能是魚變的。有了初步的演化思維。

這就是哲學的理性可以和自然界相互印證的特徵。那不是一種活在自己想像境界中幾千年還在原地的各類「偉大思想」。

再接著,我們看到5世紀哲學開始從西羅馬褪幕,進入發展緩慢的中世紀,後來哲學被引入阿拉伯,引爆了阿拉伯世界的科學發展。

然後基督教神學在吸納哲學,發展了千年後,被哲學的理性精神從內反噬。在文藝復興時候,教會主動將柏拉圖和亞里斯多德的哲學從阿拉伯世界傳回歐洲,希望拯救落後的教會。

結果卻引爆了文藝復興、啟蒙允許、科學革命。直接發展出現代社會的自由、民主、尊重多元、憲政等等的先進政治哲學思想。

你可以說整個現代世界,從精神到物質文明,都是西方哲學在背後推動的產物。

有人說哲學的理性是「唯物」的,錯!

在古希臘的哲學討論裡,除了對自然哲學(有形可見,充滿變化)的討論運用邏輯論證,在對不可見的自然規律,如「存在」本身這一類的形而上學問題的探討,也是運用了理性去做逐步的邏輯推演。整個理性傳統是成體系,這一脈相承的。

它背後的精神是「不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

倒不是像中國古代的各家思想,使用大量的隱喻,或者省略論證的過程直接跳去結論,做「斷言命題」這樣的討論。

【第四節|中國古代沒有哲學傳統】

好。在這個認識之下,我們現在再看回「中國有沒有哲學傳統」這個論題,答案就變的很清晰了:

「中國古代雖然也和很多其他民族一樣,有過類似哲學的零星思考。但卻並沒有發展出成體系的哲學。也沒有成體系的本體論、形而上學、邏輯學、辯證法、幾何數學、認識論等等哲學的核心學科。

尤其,中國在秦始皇大一統後,就連哲學最核心的精神;理性,邏輯、質疑、考察、較真、終極追溯。也就是不間斷的挑戰、反思前人所給出的答案,向前繼續推進,不斷將知識疊加進步的精神也沒有。

反而是幾千年來對古人和權威思想的不斷跪拜,進入封閉的自我解釋閉環,這是完全違背哲學精神的。沒有這種追根究底較真的哲學精神的,你能叫他度哲學嗎?根本不是!

在這個情況下,“既沒有成體系的哲學內涵,又沒有哲學最核心的理性質疑”,既無其型,亦無其神,還非要說中國有哲學傳統,這太太太勉強了,何必呢?因此,中國沒有哲學傳統,論證完畢!」

【第五節|那西方可有儒學?】

接下來我要討論主題之外的價值判斷方面的想法了。

其實,就如同中國古代有「算術」但沒有「數學」,中國古代有「科技」但沒有「科學思想」一樣,這些都是在中外學術界沒有太大爭議的問題。

源自西方的哲學體系,它本身是發源於古代東西方歐亞交界的古希臘城邦文明,在那種特殊的,非大一統政治體系下,海洋商貿文明所特有的「自由精神」的文化土壤裡所發展出來的產物。

也就是說,哲學它本身就是根植於西方文化土壤的特殊產物。

我們既然何必勉強,要把自己原生文明的偉大思想體系,刻意按照西方哲學的規範,裁剪成哲學的模樣呢?有很多根植於我們文化中特有的概念,只有回到我們自己的文化語境中看,方才是它的全貌。

為了方便理解,我們可以把這個問題反過來看。

西方沒有儒學,也沒有成體系的儒學傳統。

我們假設今天中華文明是世界的主導文明,這時有一個西方人跳出來說:

「我們古代也有某思想家講“孝順”,還有另一個思想家講“忠君”,還有另一個思想家講“君臣禮節”,然後也有很多思想家說‘己所不欲勿施予人“的道德和倫理學。

所以,我們西方自古以來就有儒學傳統」

你聽了會覺得奇怪嗎?

我要說的是:「要去論證中國有沒有哲學的心理需求和衝動,本身恰恰就是西方殖民話語霸權主義之下所產生的一種應機反應reaction。」

我覺得,試圖透過今天西方哲學的範式去理解中國古代思想那沒問題。

但如果真的有文化自信,大可不必委曲求全,拿著西方哲學的框架來去套中國古代的偉大思想,非得套出個「中國古代哲學」來。

我們自己明明叫了兩千多年「思想」都沒問題,怎麼突然人家一來,我們就非要改名「哲學」才顯得高端大氣呢?

這就類似早前一些西方廣告公司拍攝中國模特兒的咪咪眼和單鳳眼時,中國一堆人跳出來說這是「辱華」。他們所沒有意識到的是,「咪咪眼」和「單鳳眼」本來就是中國的傳統審美。

恰恰是因為我們自己下意識的被「西化」了,默認雙眼皮的大眼睛才是美,咪咪眼是醜的,才反過來產生這種應機反應。

同理,西來的哲學一詞,其實質和內核精神本來就蘊含了根於西方的思維範式,中國古代思想為什麼必須是成體系的哲學?難道中國古代有偉大的儒家思想,有偉大的道家思想它不香嗎?

【第六節|誰說中國沒有理性?】

亞里斯多德說,自然哲學所討論的,是可感知的、可觀察、可經驗的現象,而不是僅僅是意象模糊的思想境界。

古希臘理性發展的極致,就是出現畢達哥拉斯這種用「數」來描述自然現象的傳統,2 + 2 = 4 就是對客觀世界事實的描述。

不僅對於自然哲學,即便是最基本的價值概念,比如公平、正義、美德這些概念,蘇格拉底也會不斷的去詰問,試圖更加精準的獲得更貼近普世的認知。

亞里斯多斯已經在前人的基礎上,發展出三段論的「演繹法」和「歸納法」,這是西方邏輯學的基礎,往後還在繼續的發展,產生英倫的「經驗主義」和大陸的「理性主義」哲學兩大陣營。

另外有趣的是,基於理性不斷自我質疑和突破的「演繹法」發展到了培根的時代,甚至連三段論裡的大前提都被質疑。

因此今天的科學,主要是依據「歸納法」的原則在發展。換言之,所有科學結論從嚴格意義上來說,它不具有絕對的普遍性,應該被理解為一種「擁有最多證據支持的信念。」這點有機會可以深入討論。

那麼中國的傳統思想裡有周延的理性嗎?恐怕也是沒有的,這或許是受限於我們的語言的限制。

漢語的模糊性,導致我們不適合發展邏輯,我們今天之所以能談論哲學,是因為我們大量的引入了被日本人改造過的,更適合現代理性思維的漢語詞彙。

若有若無,似花似霧,似夢非夢,三魂渺渺,七魄茫茫,這些優美玄妙的詞彙都不是理性的詞彙,這些是詩、是玄學、是境界。make sense的哲學討論,需要更多的理性,定義也要更清晰。

別說是邏輯裡的「三段論」和「歸納法」在古代中國是否有建立起來都存在大量的爭議。就連最基本的巴門尼德三律;

A是A、A不是B, A和B必有其一。這這樣「說人話」的認識規範都沒有建立起來。古人說起話來經常是似是而非,前後矛盾。

你不能有一樣東西,它即是三角形又是圓形,它即是紅色又是黑色。你的思考必須符合現實的規律,這才叫邏輯。

除了前面提到近代從日本進口改造過的漢語來發展哲學。連古代中國連構建世界觀的很多語言概念,都還是進口印度的。

比如剎那、須臾、彈指這些概念上可以量化時間觀念。再比如世界、宇宙這些空間概念,都是made in India. 印度佛教對中國道教的影響更是深入骨髓,以後有機會再談。

還有佛教裡類似邏輯學的的因明學,也隨著從玄奘法師到印度取回「瑜伽師地論」在中國建立了法相宗,但這種嚴謹的論證思維在不重視邏輯的中國亦是水土不服,沒傳幾年就式微了。

而印度,除了有自身所發展起來的哲學概念,現在還有許多哲學概念被討論,被認為是受到亞歷山大所帶來的完整的古希臘哲學體系的影響。

【第七節|誰說中國思想沒發展推進】

前面說到西方哲學最大的特徵之一,是「吾愛吾師,吾尤愛真理」的哲學辯證傳統,是哲學得以不斷在前人的努力之上不斷發展的原因。這裡可以再舉出一些例子;

比如最早的米利都學派, 泰勒絲提出「水」是萬物的本源,他的學生阿那克西曼德 不認同,他認為水太具體了,萬物的本源應該是「阿派朗」(無定型)。

接著他自己的學生阿那克西美尼又在此之上推進,說「阿派朗」太虛無縹緲無法掌握,他認為「 氣」才是萬物的本源。

同時期又有以弗所學派的赫拉特里克提出,「火」才是萬物的本源。最後恩培多克勒在這些基礎上又提出「四元素」說。

我們可以看到整個發展演變的脈絡,都是在改進前人的基礎上發展的。

後來古希臘哲學從「自然哲學」轉向「人文哲學」,也一樣柏拉圖借蘇格拉底的口說自己的話,他的學生亞里斯多德又修正他的說法繼續發展,再後來亞里斯多德的學生亞歷山大,他也不完全認同他的老師對世界的認識,進行了反駁。

到了近代還是一樣,黑格爾站在前人思想的基石上提出「唯心主義辯證法」,同時代的費爾巴哈不認同,並在其基礎上進行推進,然後,馬克思和恩格斯又不費爾巴哈的觀點,又繼續往前推進。

在西方的哲學傳統裡,古代哲學家的觀點是被當作一種思想演變的脈絡參考,不是當成「博大精深」的真理。

那麼中國呢?直到兩千多年後的今天,各家各派的老祖宗思想,或「道德經」、「易經」、「皇帝內經」還被很多人當作不可挑戰的真理,繼續的去解釋原有的概念,試圖合理化其中的問題。

所謂「變成祖宗之法不可改」。

這不叫發展和推進。

【第八節|中國當代哲學的問題】

回應這個這個問題,我認為目前最大的癥結在於,中國和我們華人圈子因為大家都知道的政治的原因,我們在課堂和書局裡所能接觸到的許多西哲,都有嚴重的偏向從馬克思和恩格斯「唯物辯證主義」出發去認識哲學,而忽略了西方偉大的哲學家絕大部分都是「唯心主義」(當然「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這個詞本身就不是很恰當的翻譯)。

這就導致我們很多人,錯過了認識完整的認識西方哲學發展史全貌的機會。甚至很多人會認為「唯物主義」就是唯一的真理,進而被閹割了信仰的能力。

【第九節|結語】

如前所述,如果今天的討論是「中國是否有有成體系的哲學傳統」這個議題,我的觀點是沒有。中國古代既沒有成體系的西哲所討論的哪些內涵,更沒有哲學對真相死磕到底的精神。因此非要說中國有哲學傳統,太勉強了,也沒必要。

我們主觀上可以說,中國古代的思想比西方思想更有深度、更厲害、更高深、更究竟,沒有問題。這是一個價值判斷的問題。但這些思想是不是哲學,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中國,有認識自己文化的特殊語言質感和理解方式。我們沒必要強行把象形文字拆成T、C、H 這些拼音文字去理解自己 的文化。

其實如果我們跳出狹隘的民族和膚色視角看世界,古希臘和西方文明的遺產也是我們全人類的財產。就和現代醫學是全人類的智慧財產一樣,為什麼非得要弄個「中醫」,把他們對立起來呢?

最後還是獻上我對哲學的定義:

宗教,是用主觀想像、故事、感應、玄思,還有超覺的宗教體驗來認識世界。

哲學,透過邏輯和理性來認識世界。

科學,透過模型和實驗來認識世界。

原文討論鏈接: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10160403308886225&set=a.10150326424476225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8 三月, 2024 英吋 修煉者手稿

 

發表留言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