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道德經》何需承擔真理的負擔

23 一月

昨天被人激將不小心漏口答應了說要談《道德經》,轉頭我就後悔了,實在因為我對這個這個問題的觀點太毀三觀,也太傷人,說真話必然招人側目,何況《道德經》豈是三言兩語能夠說完的。

不過既然答應了,未來有時間我還是會分段來談。今天先開宗明義,直接開炮談談我對《道德經》的整體評價,本文內容可能冒犯一大波人,不適者請先迴避。

第一,首先大家知道我主張中國古代沒有嚴格意義的哲學,中國古代有許多思想,或我們喜歡稱之為「偉大思想」,都OK。

畢竟秦大一統之後,中國人被帝制奴役的幾千年,思想也被政治禁錮,變得落後呆滯,中華文明的精神家園也就僅剩那兩千多年前遙遠追思的百家爭鳴時代了。

這點是不可否認的, 直到清末明初,中國人讀的所謂中華思想高峰作品,也都還是兩千年四百多年前的思想,或「聖人思想」,一切思想的正確性必須符合那個時代的定調,是不可超越的。也因此中國的思想界沒有進步,鮮有發展。

而西方的理性哲學,不只是在竹林中躺平口沫橫飛的論道。雖然在中世紀神權時代時期發展放慢了一千年,但最後還是從阿拉伯世界輾轉歸來,被基督教吸收,再發展,後在文藝復興和科學革命時大放異彩,造就了今天能飛出太陽系的世界文明,

這也不難理解,把一片生機盎然百花齊放的雨林「大一統」成一望無際的油棕園,你還期待其中能發展出什麼新物種?這就是中華思想被帝制奴役之下的無奈。

在這個背景下,《道德經》或《德道經》則是中國兩千多年前尚未被大一統之前,思想稍微自由的時代其中一家思想的核心著作。

而且出土的《道德經》有好幾個版本,作者並不是一個人。

第二,《道德經》的核心是一種初級的辯證思想,談不上達到哲學高度。哲學是講邏輯學的,哲學的核心內容還包括本體論、形而上、認識論,這些在中國古代都沒有發展成系統,也沒有發展成知識可疊加積累不斷向前發展的知識體系,中國古代思想不需要講嚴謹論證的邏輯學,更不需要什麼分析哲學。

我們的文明只要求我們的心智狀態處在;一切都是老祖宗最牛X,我們老祖宗幾千年前已經比現在所有其他民族更牛X,那還需要發展什麼?

這也就導致中國自古以來只有科技,沒有科學,只有算數,沒有數學,只有各家自說自話的思想,不講邏輯和實證,只需要知其然,不需要知其所以然。

其實,即便是被我們封為圭臬的陰陽相生相剋之道,也只是一種很基礎的辯證思維,而辯證思維本身其實也不是一種很高級的邏輯。

另外《道德經》中處處都是「定言命題」這一類的道理。就是用優美對照工整的言詞說一個結論,說一個道理,然後自動就被民族情緒裹挾成真理了。沒有論證過程,無須理會邏輯硬傷。

威權社會嘛,子孫們聽信崇拜就好,需要什麼論證?

說白了,諸子百家的學說很多都是為了售予當時帝王家才出現的思想,是服務統治者的不同御民藥方。不過春秋戰國時代由於還沒有被大一統,思想界還是相對自由的,彼此有競爭就有進步。

不過如果要拿來和「吾愛吾師,吾尤愛真理」的較真的西哲自由精神相比,那差距還是有的。

這就是張喚民說的「中國沒有哲學,只有為政治服務的漢字忽悠術。」

當然,如果您要廣義的來定義哲學,把任何思想都講成是哲學,那麼盧勝彥可以有盧勝彥哲學,阿Q可以有阿Q哲學。我沒話說。

第三,《道德經》裡面有很多大道理,這些「道理」可以正確無比,經常也有錯的時候,更有大量模稜兩可和自相矛盾處,盡現玄妙之門的朦朧之美。

其中很多名詞的定義是說不清的,只能意會,不可言傳,即便是專門研究《道德經》的大家之間也經常各執一詞,語焉不詳。

第四,《道德經》裡面還有太多理想主義,說起來頭頭是道,卻毫無可行性,你把這個道理的內容反過來說,也可以是對的,這屬於我經常說的「廉價道理」。

隨便拿第三章來說吧:「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你說對嗎?也對,愚民之術,站在統治者的角度,很對。透過控制人民的資訊獲取渠道來「使民心不亂」。隱藏前提是;國家是君主的,不是人民的,人民合該是被統治者。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說得很美,一屁股坐在書齋裡這麼想,很容易。你說可行嗎?可行性為「零」。不切實際。

類似的反面例子,不計其數,我可以輕鬆再舉一百個。

第五,《道德經》的思想放在中華文化圈里,那確實是高峰。

但是拿來和世界上其他文明的思想比較,裡面的所謂「辯證法」,自然無為思維,那都是入門水平的哲學思想,沒有太出彩。不過《道德經》文辭優美,其中有很多做人處事的道理對人生是有啟發價值的。

當然,如果你只讀過中國古代思想,沒有讀過古希臘和古印度的哲學思想,你或許會覺得《道德經》太有深度,太偉大了,傲視世界其他文明。能理解。這整段話,當我沒說過。

就像易經,被人們吹得天花亂墜,實際其中很多內容就是商周時期的祭祀卜文,其中包含大量反人類的人祭內容,後來不也成了「老祖宗的大智慧」嗎?

這種對古文獻的過度詮釋,其實就和聖經密碼是一個道理。定義不清,自說自話的無限詮釋,總能說出一番大道理,總能說贏、說服你。總有一款適合你。

所以中國的經典學會學通了,能讓你變得圓滑。古希臘傳統這些邏輯學會了,卻讓人變得理性、自由、挑戰傳統、突破發展。

第六,另外,還有很多人認為中國古代有《道德經》,於是只有中國人懂「道德」和「自然」,被名詞迷惑著了,以為世界上其他數十個古文明,其他比中國更古老的民族都是蠻夷,不懂「道德」和「自然」的精深奧妙。

這點我之前說過了,他們究竟憑什麼相信,自己或古代的那些祖師爺只需要一屁股坐在房間裡想,就能「想」得比那些自然科學研究者真正走出書齋,進入自然界,辛辛苦苦幾十年深入叢林、大山、島嶼、深海、太空、微觀世界、透過實際觀察自然和萬物的變化,再歸納,總結,再在實驗室裡與團隊反覆檢驗的結果來得更精準。

很多道學家口中的大道自然,實際上只是他們腦中自己想像出來的「自然」,不是客觀世界真實的自然。他們對不符合經典內容的「反例」是採取故意視而不見的態度的。

這本質上就是把自我腦中的經驗放得太大的結果。坐在一口井里太久,就容易變成這樣。

第七,這個世界上所有的東西都在變化和進步,沒有什麼是不用與時俱進,一來就是坐在山頂上遙想老祖宗意淫,固守成規便可以打遍天下無敵手的。

看看今天各種名目玄妙無比的「中國傳統武術」對上不斷在進步的科學鍛鍊,什麼武德、什麼內勁、什麼雀不飛和閃電鞭,你便什麼都明白了。

好了,才開篇,說得太多了,以下我借分享熊逸先生在《熊逸書院》裡的一篇來分享他對《道德經》的看法。

———以下為熊逸文章之原文—————

據統計,《老子》是僅次於《聖經》的,被翻譯成外國文字發行量最多的名著。街頭隨便拉個人,都能來一句「道可道,非常道」。但是這本書到底說了啥?怕是沒幾個人能說得清。
這篇清單能幫你迅速把握老子思想的精髓。

提示:點擊文末的藍色字體,可直接復習相關的文章。

1. 關於老子,可能你知道「老子名李耳,字聃,春秋時期楚國人」。不過很不幸,你可能錯了。關於老子的生平,歷史記載很混亂,光《史記》里就有三個截然不同的版本。老子的身世,至今是個謎。

2. 《老子》又名《道德經》,一般認為是老子所作。但通過發現的古文獻可以斷定:《老子》並非成於一人一時,而是在相當長時間里,經不同人之手,不斷積累完善而形成的。既有道家後學的發揮,也有注釋混入正文,更有後人因看不懂文義而妄加的修改……

3. 不要把道家和道教混為一談。老子的思想,在後世演變為道家和道教兩途。道家從「黃老」並稱,到「老莊」並稱,極力推崇老子;道教是融合了道家和神仙方術的思想而形成的宗教,尊奉老子為太上老君,但又安排出很多「上級」神仙,使老子淪為一個普通高管。

4. 現在人總願意從養生、修道的角度解讀《老子》,但事實上,《老子》最初是寫給統治者的,講的是治國方略。那些玄而又玄的哲思,都是在為政治思想打地基。

5. 老子政治思想的精華是兩個字——「無為」,即要求統治者減少對國家的干預,而達到天下大治的目的。其他諸子學派都有一套嚴密的治國方略,道家則是「以無招勝有招」,只有寥寥的基本方法論。

6. 但「無為」不是什麼都不乾,更不是慫恿統治者不理政事、吃喝玩樂,而是不瞎動、不亂動,要效法自然,在尊重客觀事實的基礎上,採取具體的行動。

老子的「無為而治」,背後的理論基礎是:政府不枉加干預,社會會自發形成和諧的秩序,能發展得很好。有點兒自由主義的味道了。

8. 看似美好,但老子的政治哲學里,有著無法調和的矛盾:統治者減少干預,社會的流動性和不安定性就會增大。但為了便於統治,老子又追求社會穩定,呼籲回到民至老死不相往來的封閉狀態。兩者相互矛盾,所以雖然黃老之術很有效,但在後世除了漢初,很難得到長期重用。

9. 《老子》蘊含著豐富的辯證法思想,認為世間萬物都有相互對立的兩面,對立雙方會隨時間的推移相互轉化。福禍相倚、以靜制動、以柔克剛、相反相成……說的都是這個道理。

10. 與儒家強調「內聖外王」不同,《老子》認為人的理想狀態是退回到嬰兒。這與其統治思想是一致的:老百姓都擁有大人的身體、嬰兒的心智,這個國家就太好統治了。

11. 雖然道家將「老莊」並稱,但其實《老子》和《莊子》的內容存在巨大差異:《老子》是寫給統治者的進言;《莊子》更多關注個人,是一部貨真價實的「心靈雞湯」。

12. 《老子》每一章都很簡短,給後世留下了廣闊的解讀空間:有人看出了統治術、有人拿它當兵書、有人靠它來養生……其中玄之又玄的內容,更是眾說紛紜。你,又從中解讀出了什麼呢?

#祛魅
#disenchantment

原文討論連結: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10160333606271225&set=a.10150326424476225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23 一月, 2024 英吋 修煉者手稿

 

發表留言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