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始作俑者的反思

06 七月

挖到一張2011 年的舊照,現在回望背後這一大群的人俑就想起孔子的一句話:「始作俑者,其後無呼?」。

陪葬和人祭,那可是正統的古代商人信仰,那麼訴諸信仰就一定是正確的嗎?

康德說過:「除了道德行为,所有人类自以为能用来取悦上帝的,都只不过是宗教的幻想与对上帝的假意崇拜而已。」

他說假意,或許是在指出許多人的宗教行為從根本上看都是一種有意或無意帶有「交易」或「貿易」,甚至「賄賂」性質的崇拜。

我信祢,我讚美祢,我進貢給祢,按你說的去做。你便會提供給我我所要的各種好處(各種從肉體到心靈上永恆終極的快樂)。

康德批判的,顯然是當時的整個天主教信仰,從教權到底層信徒兩者之間在關係上所存在的不純潔和虛偽,只不過他的批評比馬丁.路德更猛。

馬丁.路德主要針對的是「善功論」,主要是否定透過做善事就可以上天堂這件事。而康德則是連「崇拜」和「取悅」上帝這個心理動機都予以批評。

當人們知道只要做某些事情,死後就可以上天堂享樂,人們在趨利避害的本能驅使之下就會去做。

人們並不真正在意做這些事情本質上是「善」是「惡」,是「道德」或「非道德」

一些所謂極端宗教分支之所以極端,正是表現在他們的信徒為了自己的極樂天國理想,可以為非作歹,做出殺人放火的行為而罔顧道德。

熟悉康德「二率背反」(Antinomy)思路的朋友肯定知道。當康德說「不完全」,那就表示存在一個「完全」的對照。

當康德說「假意」,那就是說他認為存在一個「真情」。事實上他自己也在原句裡說了,真實的情感應該是「道德」,而不是虛偽的宗教情操。

但凡一個人有足夠的覺知和反思能力就能很容易的發現,宗教情操這種原始情緒底下蘊藏的不過是一種「交易」心理。

那道德呢?這個問題從西方哲學傳統上看,那就複雜得多了。

先說中國,必須要說,許多傳統中國文化上的「道德」,所謂忠、孝、仁、智、禮、義,信等等,從嚴格意義上來說,與其說就是道德,它實際更像是一種社會信條。

你跟著做就對了,不要問為什麼要「忠君」為什麼要守那近乎虛偽的「守禮」。

魯迅曾揭露我們中國傳統社會裏的家族制度和禮教的毒害,指出中國歷史每頁都寫著「仁義道德」,但字縫裏卻都寫著「喫人」。

魯迅所處的時代對中國古代甲骨文的研究尚不深入,他哪裡知道如果追溯到更早商朝之前的時代,大規模的「人牲」、「陪葬」和「吃人」文化那可不是字面意義上的「喫人」,而是真的吃。

周代之前華夏大地上信仰祭祀的民族,很可能是世界上最殘暴和血腥的民族,人祭的多樣性和規模,遠超後來的美洲瑪雅文明。《易經》和甲骨文上滿滿皆是類似的記載,後來都演變成了漢字。

如果一種道德只是不需要經過反思的教條,那麼這些恐怖的祭祀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就是一種正統的「道德」。

當人們知道只要做某些事情,就可以獲得社會的認同,死後還能光宗耀祖。人們在趨利避害的本能驅使之下,就會去做。

人們並不真正在意做這些事情本質上是「善」是「惡」,是「道德」或「非道德」

所以缺乏反思的道德是不是真的道德?抑或其實和宗教實質沒差?

前面說到孔子說「始作俑者」,這句話就是評擊當時商朝所遺留下來的「人牲」遺風,指有些人還是腿不去這種惡習,雖然不能明著面拿真人來陪葬,卻做出「人俑」來陪葬,其意義一樣可卑,會開啟一種不好的價值觀和社會風氣。

和孔子同時代的古希臘哲學家對道德問題的探討,就深入許多。蘇格拉底會反思與反抗,他反問那些所謂的「智者學派」,什麼是美德?什麼是勇敢?什麼是順從?

柏拉圖提出「隱形戒指」的思想實驗發起靈魂叩問:「如果你是一個隱形人,沒有人看得見你所做的一切德行,那你是否還會行善?」

此後的兩千多年裡,西方歷代哲學家都對何謂道德的問題提出各種反思和挑戰,得出各種新的、更真誠的討論。

西方不同思想家對道德和倫理問題討論的書籍,幾個書架都塞不完,滿滿的反思和檢討。

中國的道德討論,卻早在兩千多年前秦始皇統一後就結束了,直接被收編成為統治者的統治工具和封建社會階級「吃人」的餐具。

直到今天,在傳統封閉文化的教義洗腦之下,我們還能在很多中文著作裡看到這種想法,以為世界上只有中華文明知道道德禮教,以為其他民族都是需要被中華文化教化的山蕃蠻族。

有時候想想,真的覺得蠻可笑的。

原文討論鏈接: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10159931836531225&set=a.10150326424476225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6 七月, 2023 英吋 修煉者手稿

 

發表留言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