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良藥苦口」的另一面

14 十二月

連續幾天聽到周圍的人說「良藥苦口利於行」。

這種說法對嗎?Well,大錯特錯。

真實情況是,絕大部分帶苦味的草本植物對人類而言都有毒。接下來我要說的話很重,中醫粉們請迴避。

我們人可以感受到的味覺有6種。酸、甜、苦、鹹、鮮、肥。

每一種的味覺,我們一般只有1種受體。唯獨對「苦味」我們身體演化出了足足25種受體。

而且這些苦味的受體不只出現在舌頭上,甚至連肺部和肛門都有分佈。

所謂「用進廢退」,大自然是很節省的,一種無用的功能,很快就會退化。那我們人類演化出對苦味特別多的受體,使自己變得對苦味特別敏感,這代表什麼呢?

代表在大自然中帶有「苦」味的物質對我們而言大都是有毒,而且往往是非常致命的,這是一種攸關生存與繁衍的化學戰爭。苦就是身體給我們的一種強烈的危險警告信號。

一些盲目相信草本就等於無害的人會告訴你,「草本藥材很天然,對人體無害,對人體好。」

那是因為他們站在「人類中心主義」看自然,以為自然界的萬物都應該為人類服務,全都該長成對人類有益的樣子來服務人類。

然而事實恰恰相反,人家植物的葉子和根莖根本不想被你吃。每一種植物在幾億年的演化過程中能夠生存與繁衍下來,它們有自己的agenda,它們並不是為我們人類服務而存在。

我們動物和植物之間真實的關係,是相互防禦和競爭的關係。

在大自然中,動物和植物都要生存,當植物遇到我們這些雜食類動物時,它們沒有腳和翅膀,沒法逃。

那怎麼辦?它們唯有針對獵食者演化出硬殼、尖刺、和各種各樣的毒素。

大自然中絕大部分帶苦味的草本植物對我們都有毒,所以我們的苦味味覺才會如此敏感,告訴我們應該抗拒和遠離這些苦味物質。

我們那些對苦味不夠敏感的那一系祖先們都被毒死絕了,才會篩出我們這一批對苦味極度敏感的基因群。

其實人類身上有很多病屬於「自限性疾病」,即便不去治療,隔一段時間自然也會好。

很多人吃了帶苦味的草藥結果真的感覺症狀變好了,那是神經被草本中的毒素所麻痺的結果。

即便是當成藥物,這類帶苦的藥也不可以當作進補那樣長期服用。

大自然中只有極極少量的植物對我們是無毒的。

像是茶、咖啡、可可,這些帶苦可是對人類無毒的植物,是屬於經過幾千年的飲食生活經驗,被人類篩選出來的少數。

菜市場中我們看到的各種蔬菜,其實已經是數千年來人類一代代嘗百草篩出來的結果。

不信?試想想看,我們這裡雨林不是物種多樣性豐富嗎?每一畝地裡都有上千種植物。

想像你自己走進雨林裡每一種植物都拿一份回去煮熟了看看有幾種是可以吃的,你說有多少種這些「天然植物」是隨便吃了不會中毒的?

還是那句話,不必崇古昧今,醫書裡的古人對大自然的認識不會比現代人多,世界在進步。

隨便走進一家現代Pharmacy 看看貨櫃上的現代藥物,每一款藥的各種副作用都清清楚楚被列出。隔個幾年隨著新副作用的發現,副作用種類的列表時而還會增加。

隨便走進一家中藥鋪看看各種各樣的中成藥,「副作用」一欄永遠是「未明」。

為什麼?真的是因為無毒嗎?自己想。

原文討論鏈接: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10159641973566225&set=a.10150326424476225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14 十二月, 2022 英吋 雜談散文

 

發表留言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