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漫步中的哲史|第三篇|哲學的第一站

13 十二月

(連載於《新語絲》「網裡乾坤」第三四八期)

「米利都學派」是古希臘最早的第一個哲學學派,如前兩篇的歷史背景中所提及的,最初的古希臘哲學,正是發生最接近東方世界的小亞細亞,這首當其衝感受到來波斯帝國巨大壓力的前線地帶。

一說米利都學派,我就想起上個月土耳其程之旅最大的缺憾。

遠赴萬里而來,分明已經到了距米利都古蹟僅有三十多公里距離的以弗所,卻因時間安排不上,和突如其來的一場常腸胃病,以至無緣踏足,只能在酒店的窗口旁吃著泡麵,眺望興嘆。

米利都學派的創基人是大名鼎鼎的「哲學之父」泰勒斯,他最著名的事蹟便是透過天文和數學知識,精準的預測了一場日蝕的發生,並預先警告了當時正在周邊交戰的兩個國家。

果如其言,公元前585年5月28日,一場遮天蔽日的日蝕突然降臨。

白日驟黯,嚇壞了當時正在小亞細亞的克澤爾河附近交戰的呂底亞王國和米底王國的大軍。雙方以為觸怒了天神,於是便在日蝕下放下武器,簽訂停戰協議,結束了長達30多年的戰爭。

於是公元前585年5月28日這一天,也被認為是西方哲學開始的那一天。

泰勒斯活躍於兩千六百多年前今天土耳其境內愛奧尼亞地區的米利都,他曾遊歷過當時地中海世界周邊的許多地區,甚至到過當時已經有數千年歷史的古代世界文明中心巴比倫和古埃及。

在那裏,他除了學習到其他偉大古文明中的大量知識,他也發現到原來同一件大自然中所發生的現象,在不同城邦的神話體系裡,竟然會被給出完全不同的解釋。

然而同一件事情,怎麼可能有那麼多不同的原因呢?這顯然是荒謬的。

這種遊歷各國所帶來的多元視野,顯然和他後來理性思想的形成有很大關係。

泰勒斯活躍的時間比中國春秋時期的孔子和老子等人早了約七十年,說他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哲學家並不為過。

但我傾向於認為泰勒斯是「哲學」與「科學」的共祖,這種觀點的原因有二:

第一,先說哲學的部分。

泰勒斯是第一拒絕用神話敘事來解釋自然現象,轉而用人可以感知到的自然界中的「水」當作萬物之本源來解釋世界的人。這代表了人類透過「理性」認識自然界的開端。

從神話解釋自然界的現象,轉向用理性解釋自然界的現象,這便整個是「自然哲學」的核心要素。

第二,再說科學的部分。

雖然說泰勒斯用天文知識預測了日蝕這點,古巴比倫人也做得到,但他僅僅透過觀察日月星辰的運行就計算出一年的天數為365天,還有他透過觀察自然,精準的預測到來年的氣候將如何影響橄欖的收成。

他甚至能只透過金字塔的影子,用幾何和數學的方式計算出了一千多年來都沒有人能算出的金字塔實際高度,這些事蹟背後都蘊含著科學思維的原理。

不借助神話解釋,僅僅透過理性和邏輯,就能精準的得出結果高度符合「事實」的預測。

這隱約已經有了科學思維當中「觀察自然、提出假說、檢驗結果、再調整觀察、提出理論」這個實驗流程的雛形。

泰勒斯的出現,等於是把對自然現象的解釋權從高居在奧林匹斯皚皚雪山上的眾神手裡奪取過來,轉移到人的手中,用人的經驗和常識來解釋萬物,因此他也被稱之為「科學之父」。

因為他的哲學主要是聚焦在形成自然界萬物的本源問題上,他們這一派哲學家也被稱之為「自然哲學家」。

為了方便介紹,我先把「米利都學派」比較關鍵的幾位師徒傳承粗略的整理一下;

泰勒斯 (Thales )

阿那克西曼德 (Anaximander)

阿那克西美尼 (Anaximenes)

阿那克萨哥拉(Anaxagoras)*他不算米利都學派,但受其影響極深

反正簡單的來記,泰勒斯的後面,跟著一群「阿那」就是了。

泰勒斯所創建的「米利都學派」其特點是一元論,他們試圖用自然界當中的一種元素來詮釋萬物的起源。

比如,泰勒斯認為自然萬物的本源是「水」。

他的學生兼朋友阿那克西曼德,也是人類歷史上最早提出進化論的那位,則認為「水」太具體了,萬物的本源不可能這麼的具體,它應該是更不具相的一種元素叫做「阿派朗」。

阿那克西曼德提出的所謂「阿派朗」,也稱作「無邊際」,是介於實體和本源屬性之間的一種東西,他認為這才是世界的本源。

接著阿那克西曼德的又是學生或朋友,阿那克西美尼就認為 No No No!什麼「阿派郎」?那太虛無縹緲了。

阿那克西美尼提出,萬物的本源應該是「氣」,是介於太過具體的水,和太過飄渺的阿派朗之間的「氣」,那才是萬物的本源。

再後來,有另一位也是來自愛奧尼亞地區的著名哲學家阿那克萨哥拉,顯然也受到這一派的影響,他又提出自然的本源應該是一種叫「知性」(Nous)的東西,概念酷似後來大乘佛教說的「宇宙意識」。

這位阿那克萨哥拉,正是第一位將「自然哲學」帶雅典的人,也是第一個提出說月亮本身不會發光,月光不過是太陽光反射的人。他後來在雅典還啟蒙了蘇格拉底對自然哲學的興趣。

從上面的描述裡,我們可以看出古希臘哲學發展的一個很明顯的特質,哪就是辯證思想,學生總會推進老師的學說,而不是拘泥於認為老師教導的或傳統的說法就是「不可挑戰」的真理。

這就對應到我在上一篇中所說的關鍵詞,「允許懷疑是理性的基礎」,這點比對我們中國傳統中普遍盲目「崇古」的文化,有很大的區別。

對了,請不要再追問為什麼總說這些哲學家之間的關係既是「師生」又是「朋友」。

我之前已經解釋過,古希臘人的社會關係和中國古代農耕社會不同,他們沒有我們那麼強烈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師長弟子階級觀念。

古希臘社會中的性別文化和我們現在也不同,在古希臘說「師生」,有時候是師生,有時候也是朋友、主顧、甚至同性情人關係。

包括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斯多德等人如果非要用今天的標準來看,那都屬於同性戀。但在當時的古希臘社會價值觀裡, 那種關係是一種普世的高尚行為。

還是說回「米利都學派」的這些自然哲學家。

他們用不同的元素來解釋自然現象的思路,明顯的帶有唯物主義色彩。

在他們的理論裡,會清楚的描繪他們所構想的「水」、「阿派朗」、「氣」等物質是如何像物理世界中物質一樣,「具象」的一步一步構築出我們這個世界。

這種傾向也表現在他們之後所出現的另一位哲學家,德謨克里特身上。

德謨克里特是科學唯物論的始祖,他在提出「原子論」時,也有同樣的傾向,他會具體地描述原子(Atom)這種不可再分割的物質是如何相互碰撞,構成我們的「物質世界」和「精神世界」,這就是今天理論物理學最早的原型,

原子論早在兩千五百多年前的古希臘即已成型。

而就在遙遠的東方,當時印度的偉人釋迦摩尼入滅僅僅一百多年後,亞歷山大大帝便在公元前326年征服了印度北部的諸邦,開啟了這一地區的希臘化時代。

古希臘富於理性思辨的哲學方法與同樣有著「非神論」主張,講究「緣起」等思想的佛教一拍即合。

於是古希臘哲思中大量的理論被佛教所吸收,形成了後來的「希臘化佛教」,更是間接的影響到後來「部派佛教」和「大乘佛教」一些理論的內涵。

另外說到構成世界的元素,也就不得不提中國的「五行學說」。

我認為古希臘的這種「自然哲學」和大約同時期中國古代的「五行學說」其實還是很不一樣的。

五行學說裡的「五行」更多說的是一種建立在「概念世界」中的想像,而不是實指「經驗世界」中的金、木、水、火、土這些物質。

這就導致了「五行學說」雖然形似「自然哲學」,但實質上大異其趣,很難說得上是一種「哲學」。

比如,金怎麼會生水?土真的能夠克水嗎?難道火不能蒸發水嗎?

其中很多描述明顯並不符合經驗世界的觀察,即便放在概念的世界裡也很難解釋得通順。

而且五行理論發展到後來,還被套用到世間萬物之上。上至日夜星辰的天文學理論,下至五臟六腑的醫學理論,都要削足適履,生掰硬套在五行的概念之上。

肝為何屬木?心為何屬火?脾為何屬於土?肺為何屬金?腎為何屬水?理由居然只是因為它們的顏色。

這些說法不僅在醫學學理上根本說不清,也無法被證實。何況,人的重要內臟也絕對不止有「五」種。

由於中國的五行學說不是建立在經驗中可感知的元素上,所以與其說是用「理性」,還不如說是用一種純粹的「玄想」來構建理論。

其實,米利都學派的理論當中也有這種「玄想」成份,但它最後卻能夠形成科學的最大原因,主要在前面我們提到的思辨傳統,老師的理論學說,學生可以質疑和推翻,再往前推進。

這就形成了糾錯和進步的機制,變成一種可以據實發展的學問。

反觀中國的五行理論,自打形成之日,已經被「預定」為後人不可去質疑的先聖傳統智慧,不僅被認為是傳統的真理不能被質疑,甚至直到今天,、還有許多人將之當作真理,如同宗教一般。

正因如此,五行理論缺乏思辨,缺乏糾錯機制的文化特性,最終導致它始終沒有形成一種哲學和科學。

如果對這個話題有興趣,我推薦搜一搜中國近代著名哲學家陈嘉映的《影響後世幾千年的哲學,為何誕生於希臘》作為衍生閱讀。

關於米利都學派我就簡介到此,這裡我簡單總結幾個要點。

一,米利都學派屬於「一元論」思想,他們的思維傾向,是把世界的本源歸結於一種物質,想用「一」來統合「多」。

二,他們關注的,是構成世界的「材質」。

三,這種自然哲學思想具有「獨斷論」傾向,也就是說出來的說法沒有辦法被證實。自己說了算。

原文討論鏈接: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10159636370811225&set=a.10150326424476225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13 十二月, 2022 英吋 修煉者手稿

 

發表留言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